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新能源  >  镍头条 > 正文

正确认识特斯拉、宁德时代、华为是汽车人的必修课(二)

导读

2021年春季上海国际车展以来近一年,国内汽车自媒体出现了一种不良思潮,对全球纯电动汽车领军企业特斯拉,要么黑成鬼要么捧上天;对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要么跪拜齐呼宁王,要么妖魔化成霸王;对深度研发智能电车操作系统与动力系统的华为,要么学习华为好榜样,要么严防死守视华为是抢占灵魂的神棍。这种思潮的产生,我认为归根结底是拥有很高进入壁垒的汽车业对强大的新进入者与新供应商充满恐惧造成的。笔者作为担任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汽车营销头部企业高管又回归汽车研究院的研究者,有必要呼吁大家正确对待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特斯拉、宁德时代、以及华为。

上周笔者着重描述了特斯拉,本周着墨于宁德时代。鉴于宁德时代是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处于风口浪尖,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理解仅供业内人士参考,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与本人本文无关。

我所理解的宁德时代

自2021年5月31日宁德时代(300750)以科技制造业的属性跻身“新万亿”巨头以来,宁德时代就迎来各种议论,到了2021年底媒体上《万亿电池帝国的裂缝》等系列文章在网络开始发酵,明里暗里地数落宁德时代,好像犯了很大错一样。在我看来,宁德时代对于创业板有着革命性的意义:1,没有宁德时代之前,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公司是一家养殖业公司温氏股份(300498) ;2,宁德时代是创业板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的公司;3,宁德时代是创业板市值第一大硬科技公司。

我认为一家企业之所以成功,最底层的商业逻辑是:创始人性格与经历、行业的本质以及与此匹配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今天我尝试着从这三个方面解读宁德时代,同时提出对宁德时代的期望。

创始人性格与经历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业内都叫Robin,据公开资料,1968年3月出生在在福建省宁德市区南20公里处叫做岚口村的地方。小时候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他的父母是当地的普通农民,没有多深文化,父亲曾庆长曾经当过村里的会计。家境的贫寒,劳动的辛苦,无一不督促着年少的曾毓群奋发图强,寒窗苦读。

上苍眷顾苦心人,初中毕业的曾毓群考上了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的宁德一中,上了高中的曾毓群也没有松懈,在1985年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2001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又获得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秋,曾毓群大学毕业分配到福州的一家国企工作,在福州工作三个月后即辞职南下广东东莞,进入一家日资的新科电磁厂当技术员,其母公司SAE是日本TDK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并在1999年初被提拔为第一位大陆籍的总监级高级职员。新科电磁厂多年的制造积累给了曾毓群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999年秋,与前领导梁少康和陈棠华三人组建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在香港注册成立。2008年3月,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全资子公司)在宁德市正式成立。2011年,曾毓群更是抓住机遇,成立专攻车用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之后的历史网络上汗牛充栋,我在本篇文章就不多写了。

根据公开资料以及业内走访,大约我们可以勾画出宁德时代创业者的概况:

1,核心团队来自曾毓群宁德一中、上海交大同学以及东莞新科同事,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这种同学同事的关系可以提高沟通效率,提高决策速度,是一种次于家族企业减少交际成本、时间成本最接地气的办法。

2,曾毓群不是简单地保持学习而且是有目的地学习。从1999年开始创业起,因为当时ATL主攻3C电池市场,他就在创业所在的广东读当地最好的理工科大学的电子与信息工程硕士学位;由于ATL创业买的是贝尔实验室的电池技术,从功能性研发转向性能提升时,他又攻读国内电化学资源最好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这种干中学、学中干、目的性很强的创业者是很厉害的。

3,中国人中最有“海洋”性格的当属福建人!他们旗帜鲜明推崇“商能致富”“商胜于工”“商胜于农”“以商为荣”,这种观念名正言顺,大行其道,深入人心。敢为天下先,敢为人先,爱拼才会赢!当然大家都记得曾毓群说过的话:赌性坚强!

福建人大多信神,尤其闽南庙宇遍布,几乎村村有庙舍,佛殿。每逢节日,福建人都会秉烛上香,烧金拜佛,虔诚叩拜。这些民间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敬畏方不乱来,如同宗教起着教化人为善的作用。

福建众多名商巨贾,许多人发财后都会报效祖国,回报家乡。从被毛泽东评价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开始计算,福耀的曹德旺、信义的李贤义、世茂集团许荣茂等等名单很长。曾毓群把企业建在家乡宁德,打造了千亿产业集群,助力了当地经济腾飞,同时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给上海交通大学捐献股票等行为都是福建成功商人的通常做法。

4,经历日资企业多年熏陶。90年代初就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通常是能力比较强和不甘于现状的人。本身入职要求和收入待遇也明显高于一般企业。绝大多数外企人非常敬业,工作时间长,并且注重学习。在中国人面前,他们需要代表外国公司的形象,而在他们的外国雇主面前,他们又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日本企业在精益生产、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方面有很好经验与实践。

我对福建商人的评价是外儒内法,外像温文尔雅,可以捐身外之物,但内心争强好胜,赌性坚强。宁德时代领导人好学又有目的性又在外企长期锻炼,外加同学同事低交际成本的核心团队,这样一个团队在新能源汽车风口来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腾飞的基本条件。

动力电池行业的本质

1,电化学进化缓慢与持续:电池(化学电源)是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在学科设置上是:在物理学科下面的物理化学子学科下的电化学专业,在近100年的电化学历史里,虽然体系很多品种繁多,但真正大规模产业化使用的只有酸电池与锂电池。

锂电池从上世纪60年代发明以来,到1991年索尼实现锂电池商业化至今,大的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行业主要的工作是产业化量产降本以及完善性能与稳定。其实钠电池也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目前行业要做的事情也是产业化量产降本以及完善性能与稳定性。

按照宝马当时给宁德时代的车用动力电池的研发流程,正常的研发从项目任务书制订到批量上车需要经历A、B、C、D样四个阶段,顺利的话需要36个月时间。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也沿用这四个阶段的说法,但真正严格按此流程走完的电池企业寥寥无几。

2,极限生产的连续性:动力电池性能与稳定性,在实验室或者中试线的占比大约20-25%,更大的难度在于制造工艺与工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稳定性,高效率生产、高直通率、高合格率是极其考验制造与交付团队的。一个合格的可以装车的电池包,从原材料投料开始到电芯出来需要12-15天,静置4~7天,模组生产1-2天,运输到Pack厂加静置2~3天,Pack生产1-2天,一共20~30天,再加上采购物料到达时间7天,很顺利很高效的话也要35天左右,中间环节稍有纰漏就要40-60天了。

3,产能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更难:根据我本身的实践与业内厂房建设部朋友的交流,一个适用的动力电池厂房建设从打第一根桩开始到厂房建好,设备同期进场最快的速度是需要13个月时间,设备调试到出第一个电芯最少需要3个月时间,爬坡达到设计产能的时间几乎都在6-12个月之间,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时间。看完这段,大家有点明白去年蜂巢能源为什么一连拿下马鞍山泰能、上饶星盈等原来经营停顿的生产基地了吧,一切为了快速建设有效产能!

4,情况复杂,决策链特别长:动力电池的上游是稀有金属,受大宗物资交易价格的影响;下游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因为是新兴产业,其实大家都对未来一年的销量没有特别精准的预期,又受国家补贴政策变动所左右,前几年的订单都集中在四季度,对于一个生产连续性的企业,这样的峰谷需求是致命的。

特斯拉为什么能拿到优质低价的动力电池,他是有明确精准需求预期并愿意为此付出成本的,我们很多车企对自身销量都是:第一季度拍胸脯,四季度拍大腿的多;自己销售不好就不提货不付款,一旦销售超预期就去电池厂刷客户是上帝的脸,电池调整生产计划要时间的!一个成熟的营销管理评估体系,连续几个月甚至几个季度出现提货与订单数不符,是要将客户从优先等级降低到一般级的。笔者曾经在饭局里听一个大型车企副总裁吐槽宁德时代把他们降成C级客户,为此特别忿忿不平,发誓要培育新的电池供应商,其实他们哪里是几个月提货与订单数不符,是几年都不符啊!

宁德时代采用的技术与商业模式

1,核心技术可分为功能性核心技术、性能与可靠性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功能性核心技术阶段,研发跟科研机构关联较大,逆向开发较多。ATL成立时的核心技术来自美国贝尔实验室,后来成立ATL电动车工程部时,更多的是逆向分析研究全球领先同行的电芯,再后来成立宁德时代有了宝马近800页的动力电池要求,加上曾毓群在中科院物理所的资源慢慢走向正向研发。突破路径是:先攻克功能性核心技术,再按顶尖客户要求突破性能核心技术,最后突破可靠性核心技术,达到顶尖客户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宁德时代的技术研发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研发体系越来越成熟,获得的技术知识从原理基础到深入,从宏观到细化,颗粒度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

2,起步就特别注重关键客户:从宝马的之诺项目开始,当时宝马提供了一份约800页的动力电池性能要求,宁德时代咬牙克服这个难关,当年中国企业对于动力电池的要求不超过一页纸。与宝马的合作,让宁德时代收益匪浅。不但了提升自身电池的研发、生产、检测水平,还成为了国内首家打入豪华品牌车企的动力电池厂商。

锁定客车行业第一名的宇通客车,抓住公共交通电动化的成长机遇,直接渗透到客户的客户(市县公交公司)去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产品影响力;通过锁定北汽,合资成立普莱特做系统PACK,抓住了早期乘用车急先锋北汽新能源的订单;在纯电动物流车上与当时风生水起的东风特汽合作,获得电动轻卡细分市场订单,做一段时间发现问题后又果断叫停。

在造车新势力里也有布局也有优选与调整。把每一个细分领域第一都统统纳入自己的客户群,并且渗透到客户的客户处去提升影响力是华为成功的做法,宁德时代学得很好啊。

3,上下游渗透与生态建设:在保持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极限制造竞争力优势的前提下,对上下游进行投资,注重宁德时代生态圈的建设。动力电池是一个集成产品,从基础的、钴、锂、锰材料,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四个主要领域,都得布局,才能保障合理的价格提供合适的产能。而拥有完整上游原材料版图的,全球目前只有宁德时代与LG化学做得比较好,现在看来宁德时代还布局晚了一点,更别说没有布局的了。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从2021年1月份的每吨5万元疯狂上涨到2022年2月份的每吨40万元,经过严密计算,今年我国需求近30万吨碳酸锂,整个行业要分担近1050亿的涨价。

对宁德时代的期望

1,坚持对主航道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我们知道电化学是需要长期高强度研发的,也知道核心技术突破路径:先从功能开始再性能突破最后可靠性稳定下来。我认为宁德时代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锂电池企业应该坚持在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两个主航道保持长期高强度的研发,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展示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

2,聚焦主航道,非主航道留些市场空间给他人:像华为公司战略上讲究研发聚焦底层技术;管理上强调聚焦业绩增长,多次提出主航道等概念,都是为了力出一孔的形成压强效应,向着一个城头进攻这件事,不是单纯说说的,确实这样做的。我认为宁德时代像两三轮车、备用电源这种细分市场都要占领是不值当的,留一些市场空隙给同行是明智的做法。

3,鼓励创新,缩小签订竞业协议职员范围。虽然竞业协议在实操中已经成为惯例,在涉及员工的职级、赔偿金额、竞业期限等等方面,在这两年有越来越宽泛的趋势,这让雇主有了更多自由裁量空间。以前,竞业协议签署范围大多局限在公司的核心员工,竞业对象也只限直接竞争的公司。但现在,有更多的基层岗位员工也开始需要签署,竞业名单甚至覆盖了全行业。赔偿金额、竞业期限也越来越水涨船高。这些大量信息在员工签署时都是非常含糊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签下竞业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除了给当前公司卖命,你已无从选择。

非核心员工本身并未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和高层管理,在职期间也没有享受企业的相应薪资待遇,没有理由在离职后不能自主选择就业机会。企业不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过度限制劳动者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尤为重要的是,企业滥用竞业限制,会限制人才的流动,长远来看,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否认竞业禁止协议效力的加州硅谷,各个大厂间早已形成“人才流动文化”,这直接提高了整个硅谷的人才密度和创新力度。

4,基础专利的授权使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提交过一份关于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他认为,目前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维权过程较为困难。一是取证难,维权成本高;二是维权周期长,无法匹配锂电池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三是事关商业秘密,维权困难。我个人认为对此有三种情况:1)以各种手段窃取商业技术机密的,按我国法律处理;2)专利保护范围广泛,属于基础专利的,可以考虑授权使用,或者与同行相互交叉授权使用;3独特的配方结构等专利不授权使用,由专利法保护,违者必究。

最后

崛起于竞争行业、拥有科技制造属性、并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先的宁德时代,是近年来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产业巨头不断崛起的产业现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优质资产。最后希望汽车业能正确理解交通电动化智能化后发生的变化,与时俱进;希望宁德时代以更远大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好的成绩,向世界展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风度。

(本文作者系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电车商业研究》创始人顾国洪)

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理解仅供业内人士参考,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与本人本文无关。

资讯编辑:王鑫泰 021-66896657
资讯监督:王崇锋 15721473717
资讯投诉:陈杰 021-26093100